广告区域

广告区域

首页高考正文

红石滩的几道高中地理题目,有难度哦

admin高考2023-04-07 19:55:0670

一道美景一道题,高中同学注意啦!

红石滩的几道高中地理题目,有难度哦

2020届江南十校第二次联考

“红石滩'景观,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。在我国川西、滇西北、藏东南以及北欧、俄罗斯、加拿大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分布。郁闭植被般指乔木、灌木等对地面能形成遮蔽的原生态植被。下图为四川西部某山“红石滩”景观分布示意图(图7)。据此完成1~2题。

1.下列属于“红石滩”景观形成的环境是

A.温度较低的厚土层 B.富含矿物质的岩石

C.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层 D.较干燥的岩石

2.该山郁闭植被分布上限西坡高于东坡的主要原因

A.西坡地处迎风坡,降水丰富 B.东坡热量丰富,气温高

C.西坡较东坡人为破坏程度小 D.西坡光照较东坡充足

解题思路

本题组以四川西部某山“红石滩”景观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,以“红石滩”景观形成的环境、该山郁闭植被分布上限西坡高于东坡为切入点,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、地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、分析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。

题组难度中等,偏重于综合思维的考查,由于“红石滩”与郁闭植被均不是教材上熟悉的典型植物,所以解题时要从材料中获取其相关信息。越是对于没有接触过的事物,解题时越要注意材料中的相关解释,文字与图形信息均不可忽略,另外对于熟悉的事物在解题时要注意时间与空间的差异。

1、结合材料信息,可知“红石滩”是附着于岩石上,且在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分布,可推测出“红石滩”所在地的岩石应处于冷湿环境下,D不对;

从材料中可知其形成的环境应该是岩石分布较广,土壤发育较差,而厚土层、有机质量高的土层,大多是岩石风化后经过有机物腐殖等形成的较肥沃的土壤的物征,这些情况下岩石已经严重风化了,地表基本不存在岩石,因此这两种地理环境都不符合“红石滩”形成的环境,A、C不符;

而富含矿物质的岩石既为形成“红石滩”的橘色藻提供了生存附着物——岩石,也因为有矿物质,也为藻类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,B正确。

2、一般情况下,山地垂直带谱分布受水热条件共同影响,该山地位于四川西部,再结合图中该山村西坡冰雪带下线比东坡低,可知西坡应为迎风坡,这里受西南季风影响较明显,降水丰富,其影响因素大于气温的影响,植被分布带谱较高,所以该山“西坡地处迎风坡,降水丰富”应是西坡郁闭植被分布上限高于东坡的原因,A正确;

注意图中信息:郁闭植被的分布处在东西坡都有红石滩分布,而红石滩分布处的自然环境湿冷(分布在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),所以热量丰富气温高并不是西坡上限高于东坡的原因,更不用说水热条件较好的条件下,同类植被上限分布应更高一些,再则看一下郁闭植被分布的海拔大约在4000米左右,如此高的海拔热量不可能丰富,故B错;

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郁闭植被是一种原生态植被,也就是说这些植被同乎不受人类活动影响,人为破坏程度小,东、西坡都有这种郁闭植被,所以东西坡人为破坏程度都应该小,C不对;

该山地的西坡应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,降水丰富,故光照不如东坡充足,D不符。

红石滩景观是指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。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、云南北部、 *** 东南部和南部,海拔一般在2000~4000米之间。

研究发现,红石上的藻类属“约利橘色藻”,依附生长于没有泥沙附着的“新鲜”、“干净”的石块表面,而有泥沙附着的石块上往往有地衣和苔藓生长,不会生长橘色藻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。

1. 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

A.温暖潮湿

B.低温潮湿

C.低温少雨

D.高温多雨

2. 大面积的红石滩景观存在

A.河谷低地

B.高山冰川

C.悬崖峭壁

D.背风峡谷

3. 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,该灾害可能是D

A.地面塌陷

B.地震

C.滑坡

D.泥石流

红石滩景观,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。我国多见于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、 *** 东南部等雪山冰川附近。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一个条件:

大量原生的石头(即表面干净、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)。读红石滩河床景观图和冰川区水层分布图,回答下列问题。

1.

A. 橘色藻喜低温,泥石流的周期性发生提供了原生石。

B. 人工整理河道过程中挖出的 *** 卵石,不能称为原生石。

C. 红石滩分布区多发冰川泥石流,没有暴雨泥石流。

D. 从河谷上游到下游,组成红石滩的石块逐渐增大。

2.

①高海拔的低温、缺氧环境,微量元素丰富 ②雪山岩层的过滤和矿化

③循环时间短 ④人烟稀少,环境未受外界污染

A. ①②③ B. ①②④ C. ②③④ D. ①③④

1.读下列图文材料,回答问题。

材料1 贡嘎雪山(29°35′N,101°52′E)海螺沟景区位于川西横断山区,以雪山、云雾、冰川、森林、阳光、红石、温泉闻名遐迩。在海拔2100~3800米之间,有著名的贡嘎山海螺沟红石滩。夏季的海螺沟潮湿多雾,宛如仙境。

远远望去,沟谷中的冰川融水因富含矿物质,形成一条奶白色的河流,河流两侧的河滩石头表面,撒满红色“涂料”,似一条“红毯”。

经科学家研究,这种红色“涂料”实际上是一种藻类——乔利橘色藻,该藻类喜潮湿的地表,有一定的耐低温性,而在光照条件好的向光一侧,红色会更显鲜艳。

材料2 冰川变化多与气候变化有关,而且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多呈现出滞后性。贡嘎山区冰川纬度较低、面积较小,属于季风海洋性冰川,滞后时间一般不超过10年。

下表为“贡嘎山区(康定站)1958年-2009年年气温与降水年际变化”以及“1974-2010年贡嘎山区冰川面积变化”。

(1)根据材料分析海螺沟“红石”形成的自然条件。

(2)结合材料2简述贡嘎山区冰川面积的变化特征,并推断成因。

(3)根据材料列举一种贡嘎山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,并分析其成因。

2.阅读图文材料,回答下列问题。

材料一贡嘎山(29°N,l0l°E)是四川省更高的山峰,其海拔高达7556米,被称为“蜀山之王”,山顶常年被暖冰(接近0℃)覆盖。在贡嘎山区,即使天气晴朗,山麓艳阳高照,山顶也常常小雪绵绵。

材料二在贡嘎山东部雅家埂河的上游,河谷中岩石的表面因生长着约利橘色藻而呈现鲜艳的红色,被称为“红石滩”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~ 4000米之间的谷地。

研究发现,约利橘色藻喜相对低温(最适宜温度20℃)、潮湿的环境,常依附生长于棱角分明的石头表面(原生石),这种藻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类胡萝卜'素,能帮助橘色藻适应来自高山的“挑战”。约利橘色藻是石滩中最早出现的“拓荒植物”,又称“先锋植物”,之后它们便会被其他植物群落所取代(如图所示)。如今,贡嘎山的红石滩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张旅游名片。

材料三贡嘎山东部的雅家埂河上游,泥石流多发,在河谷的两侧,有数量众多的温泉,这些温泉水更高温度可达92℃,河水因富含来自岩石的矿物质而呈现乳白色,地理学家称之为“冰川乳”,红白相间的河谷景色(如图所示)十分美丽。

(1)结合降水的形成原理,分析贡嘎山山顶多小雪天气的自然原因。

(2)“冰川乳”因富含矿物质而呈现乳白色,试分析“冰川乳”的形成讨程。

(3)结合材料分析河谷中约利橘色藻生长的有利条件。

3.阅读图文材料,完成下列要求。

物种生长的范围和生长条件的研究,日益为地理学界研究所重视。“红石滩”景观,是橘色藻附着于岩石上呈现的景观,主要分布在川西、滇西北、藏东南等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,它的形成必须要满足有大量原生的石头(即表面干净、没有任何其他植物生长)。下图示意四川西部贡嘎山“红石滩”景观(注: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,它是反映林分密度的重要指标)。

(1)说明“红石滩”景观形成需要的条件。

(2)分析“红石滩”景观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海拔较高的原因。

(3)指出贡嘎山郁闭植被东、西坡分布上限的差异并分析原因。

(4)简述“红石滩”景观多分布在郁闭植被分布区附近的原因。

参考答案

1.(1)此处潮湿多雨雾,导致岩石表面潮湿,满足橘色藻喜湿的生长习性;冰川融水提供丰富的矿质元素,为藻类提供营养;此处海拔较高,光照条件好,橘色藻颜色艳丽;此处位与板块交界处,地壳运动活跃,温泉水提高了岩石表面温度,适宜橘色藻生长。

(2)10分变化特征:贡嘎山地区冰川总面积在不断减小;但不同时段退缩速率有所不同,1973-19 *** 年退缩较快,19 *** -2001年退缩幅度最慢,2001-2010年退缩最快。

原因:

1958-1973年缓慢升温与降水量减少,对应于1973-19 *** 年冰川退缩率为1.08km²/年,是3个阶段中退缩较快的;

1973-19 *** 年升温趋势不明显(出现温度较低值)且降水量增加,对应于19 *** -2000年冰川退缩速率为0.34km²/年,是3个阶段中退缩最慢的;

19 *** -2000年较快升温趋势且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,对应于2000-2010年冰川退缩速率为1.11km²/年,是3个阶段中退缩最快的。

(3)4分泥石流。

此处冰川发育,长期以来积累大量冰川沉积物;夏季降水(或冰川融水)较多,加之气候变暖,冰川消融加剧,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大增。

(或地震。此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,地壳运动活跃,多地震。)

【解析】(1)根据材料信息,海螺沟“红石”喜欢潮湿多雾、耐低温、的环境,据此其形成的自然条件应从气候、光照、地表状况、水源等分析。。

(2)贡嘎山区冰川面积的变化特征可结合图示信息分段表述。注意整体变化及1973-19 *** 、19 *** -2001年、2001-2010年三个时间段的具体分析。由整体变化及分段变化结合气温、降水量分析相应原因,气温升高、降水量减少冰川退缩,反之,冰川增长。

(3)贡嘎山区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防范的地质灾害主要是泥石流、地震。因为这里的冰川积累了大量冰川沉积物;夏季气温高,冰川消融快、降水较多,冰川消融加剧,泥石流发生的频率大增。因为此处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,地壳运动活跃,多地震。

2.(1)贡嘎山海拔高,空气稀薄,太阳辐射强,纬度较低(暖冰),气温相对较高;山顶冰雪蒸发形成地方性的气团;气团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形成降水,气温低于OoC时,会形成局部的小雪天气。

(2)在冰川和流水的作用下,河流所携带的岩石碎屑物质在运动中相互研磨,形成细小的颗粒;岩石颗粒及其中的矿物质使得河水变得浑浊而呈现乳白色。

(3)贡嘎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降水丰富,且位于河谷地带,满足橘色藻喜湿的生长习性;冰川乳为约利橘色藻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,满足了养分需求;海拔较高,光照条件好,使橘色藻颜色艳丽;位于板块交界地带,地壳运动活跃,温泉水提高了岩石的表面温度,适宜橘色藻生长。

【解析】

(1) 贡嘎山海拔高达7556米,被称为“蜀山之王”,海拔高,空气稀薄,太阳辐射强。纬度较低,气温相对较高,山顶冰雪蒸发形成地方性的气团。山顶常年接近0℃,被暖冰覆盖,气团在上升的过程中冷却形成降水,气温很容易出现低于0℃时,会形成局部的小雪天气。所以山顶多小雪天气。

(2) 河水因富含来自岩石的矿物质而呈现乳白色,地理学家称之为“冰川乳”。在冰川和流水的作用下,河流所携带的岩石碎屑物质在运动中相互研磨,形成细小的颗粒。岩石颗粒及其中的矿物质使得河水变得浑浊而呈现乳白色。

(3) 约利橘色藻喜相对低温、潮湿的环境,最适宜温度20℃,常依附生长于棱角分明的石头表面。贡嘎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降水丰富,且位于河谷地带,能满足橘色藻喜湿的生长习性。

称为冰川乳的河水中富含来自岩石的矿物质,为约利橘色藻提供了丰富的矿物质,满足了养分需求。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~ 4000米之间的谷地,海拔较高,光照条件好,使橘色藻颜色艳丽。位于板块交界地带,地壳运动活跃,温泉水更高温度可达92℃,温泉水提高了岩石的表面温度,适宜橘色藻生长。

3.(1)温度较低的气温条件;潮湿干净的环境;大量 *** 的原石环境;丰富的矿物等

(2)山地为主的地形,地形复杂多样;纬度较低,但平均海拔较高,山体上部气温较低,满足“红石滩”景观形成的条件等

(3)差异:西坡分布的上限高于东坡。主要原因:贡嘎山西侧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,地处迎风坡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,植被生长茂密,郁闭度高

(4)相比较高的流石滩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,温度适宜;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,湿度大,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发育的途经区,为“红石滩”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;相比海拔较低处,郁闭植被分布区人为破坏较少等

【解析】整体分析:本题主要通过“红石滩”考察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。准确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是解答该题的关键,读图“红石滩”分布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山地可得出其形成需要较低的气温,且有大量原石,藻类植物的生长需要潮湿的环境;

根据所学知识:水热条件以及组合状况是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。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受纬度位置的影响,纬度越低,同一自然带分布海拔较高。

(1)由材料中“红石滩”景观主要分布雪山冰川附近的河谷里可以得出其形成的条件为:海拔高,气温低,空气潮湿。橘色藻附着于表面干净的原生岩石上,丰富的矿物为藻类生长提供养分。

(2)根据所学知识,我国南方以亚热带气候为主,纬度低、热量丰富,高海拔地区气温较低,可满足橘色藻及红石滩形成的条件。

(3)影响植被生长状况的条件主要是水热以及组合状况,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显著,西坡为迎风坡,降水丰富,水热条件好,植被生长茂密,郁闭度高。

(4)读图郁闭植被分布区,位于流石滩下方,海拔4000米左右。相比较高的流石滩,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低,温度适宜;郁闭植被分布区多河谷,湿度大。

构造活跃及大量泥石流将上方流石移至郁闭植被分布区,为“红石滩”景观提供了较多的原石。郁闭植被分布区海拔较高人为破坏较少等。

【点睛】

该题考查学生获取地理信息、运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,能力要求较高。依据红石滩形成的条件,推理当地的地环境,使问题地理化,对学生区域认知、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较高。也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。

明天见!

石滩的高中地理题目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